发布时间:2018-08-03
新闻来源:本站原创
作者:管理员
浏览量:662
阿尔金山陡峻险,地质队员争为峰
-西北分院若羌县阿密斯腾塔格项目组野外工作纪实
2018年5月,西北分院成立若羌县阿密斯腾塔格项目组,承担《新疆若羌县阿密斯腾塔格一带1∶5万矿产地质调查》项目。
调查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金山西段北坡,内海拔在1100-4000米,最高海拔为4230米,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,地势呈南高北低,起伏较大,为高山区,切割中-深。气候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,年平均温度11.8℃,极端最高温度43.6℃,1月平均气温-9.4℃,7月平均气温27.4℃,极端最低温度-27.2℃,野外工作以5~9月为宜。
调查区内树枝状水系较为发育,季节性河流较多,多为咸水河。常年性河流只有纵贯调查区南北的阿拉苦力萨依河,发源于调查区南东的玉苏普阿勒克塔格北坡,由雪山消融潜流补给,最终经米兰汇入台特马沼泽。若羌河两岸第四系覆盖相对较重,零星发育一些矮小植物(骆驼刺)和高山寒冷草甸,发育羽毛状和梳状水系,水源以冰雪水为主。每年的7月份是洪水期,降雨量大,常形成山洪瀑发。
调查区1号图北距若羌县城约50千米,自若羌县沿乡级道路140千米途经喀拉恰勒至巴什瓦克石棉矿,再由巴什瓦克石棉矿向北沿沙漠路或山路可直达调查区1号图内,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开矿的便道,随着矿山的废弃,道路多年失修,行车极为艰难,与外界交通不便;调查区2、3号图均属无人区,需行至新疆与青海的交界小镇依吞布拉克,然后开车走崎岖山路九个小时以上,方可进入工作区。工区内部大部分区域均不可以行车,只能用骡马进行小搬家。
调查区内人烟稀少,仅沿若羌河中下游谷地少数地方有游牧民不定期居住,其它地区均为无人区。调查区以畜牧业为主,经济较落后,基本上没有工业。通信需用电台或卫星电话。
五月底本项目组在1号图突击工作,区内没有可以通行车辆的道路,所以我项目组成立突击队,由项目组骨干力量带队,小搬家进入工区内部,物资主要由骡马和人力搬运。进入工区的唯一一条路需要穿越若羌河十数次,第一天仅能住在沟口,之后进入目标主沟,没有任何水源,所以必须用骡马驮运饮用水,很多物资都要突击队员人力背负,顺沟而上,没有道路,只能在转石堆里走,每天每人负重数十斤物资,行走十分不便,但是突击队员们用毅力和决心克服了种种困难,按期到达目的地。因为缺水,所以只能保证每人最低的饮水量,该地区常年风沙,第二天就遭遇了沙尘暴,到达目的地后众人已经疲惫不堪,稍作休整之后,突击队员自造土炉灶,烧火做饭。这里还有一个困难,就是防不胜防的蚊虫,所有人均被咬了很多包,所以只能忍着闷热,早早钻进小帐篷,才能躲过风沙和蚊虫。
该区山势陡峭,切割强烈,沟里常常出现十米以上的悬崖,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,但是地质队员们没有放弃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力争走到最远,爬到最高!
十天的突击工作,地质队员们全都黑了一层,瘦了一圈,但是大家没有埋怨这些,而是叹息未能走到更远,爬到更高,看到更多,记录更详细!
阿尔金山自古大部都是无人区,我项目组目前已经进驻2号图,这里没有信号,无法和家人朋友联系,昼夜温差大,白天热,晚上凉,气候无常,经常出现各种极端天气,严重影响生活工作。但是我项目组所有成员用铁的意志、钢的热情已经适应高原恶劣环境,生活工作均已正常。这种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战斗,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定会鼓舞我们征服阿尔金山!圆满的完成野外工作!(张超)